874万毕业生就业承压,各地政府做了哪些努力?
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
留学生/应届生/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
(874万毕业生就业承压,各地政府做了哪些努力?)
受新冠疫情影响,2020年恐怕真的是“史上最难就业季”。
周南奋战了整个大三终于拿到了美国TOP30的左边offer右边,结果校方因为疫情决定进行远程网课,几经权衡,周南选择放弃,“我不能花几十万连美国都去不了吧,只能找工作了。”
张静的求职方向是媒体,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各家媒体的招聘节奏。春节后,不仅年前进行笔试的媒体杳无音信,原定于春节后开始招聘的媒体也没有动静。5月底,一些媒体开始恢复招聘流程,然而,北京疫情再次严峻,她的求职又被按下暂停键,至今还没有拿到一个左边offer右边。
这些不是孤例,受疫情影响,今年毕业的874万考生,先后遭遇经济下行开放岗位减少、线下招聘会减少或延期,留学之路也因国际关系变化受阻......就业之路,可谓“难上加难”。
对此,国务院办公厅下发《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》,各省市出台有关政策,从拓宽就业渠道、提供就业支持、优化就业服务三方面入手,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。
第一类措施从供给入手,拓宽就业渠道,包括为招用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补贴,增加国有企业和公务员、事业单位等岗位数量,同时,提高毕业生兵源征集比例,研究生、专升本大幅扩招,增加毕业生选择。
为了扩大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规模,不少地方政府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直接补贴,如广州和天津对招用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,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中小微企业,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。
各地政府规定国有企业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用来招录毕业生,如宁波市要求国有企业拿出不少于50%的新增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,南京市则要求市、区属国有企业拿出不少于2000个岗位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。
各地的公务员、事业单位、社区、公办中小学等基层岗位都增加了对应届毕业生的招录岗位。内蒙古自治区预计通过“三支一扶”、西部志愿计划等10项就业计划,解决约7.2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。上海市2020年招聘大学生村官(选调生)岗位400个、“三支一扶”岗位400个。
除增加岗位供给外,各地的入伍、升学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扩招。教育部、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下发通知,扩大大学生入伍规模。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预计硕士生扩招18.9万,专升本扩招32.2万。
第二类措施包括支持灵活就业、推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、实施阶段举措、加大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就业支持、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开展“点对点、一对一”的精准帮扶等,为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持。
多地支持灵活就业,其中,北京对2020年及以后毕业、离校2年内初次就业且为灵活就业的本市高校毕业生,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。
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天津等多地均对创业学生给出简化手续、贷款、减税、房租补贴、创业培训等多种多样的优惠政策,支持高校毕业生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;北京、广州、天津、宁波等城市对湖北籍2020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。
不少地区还放宽了对应届生的招录条件。北京和宁波对中小学、幼儿园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、护士等需要资格考试的岗位,采取“先上岗、再考证”的措施,即可以先上岗从事相关工作,再参加考试并取得资格证。
针对困难家庭毕业生,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精准帮扶政策。北京实行“点对点、一对一”就业帮扶,通过就业见习、技能培训、创业扶持、岗位推荐等措施,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100%实现就业帮扶。
第三类措施为优化就业服务类,主要包括开展网络招聘会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各项就业手续办理时间、职业培训及心理辅导等措施。
为了减少疫情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,多省市转战线上,开展网络招聘会并24小时提供平台对接服务,例如上海利用“海聚英才”云选会等平台,举行综合性网络招聘会和专项网络招聘会。
各省市简化毕业手续,并放宽户籍等手续办理的期限,南京市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鉴证手续、市内就业调整和就业报到手续;上海推迟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直接落户受理时间,为高校毕业生在沪择业留出更多时间;北京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服务,利用网络进行招聘、签约、申报补贴等一系列就业服务。
除政策加持之外,众多省市还为毕业生提供了完善的职业培训和心理辅导,增加他们的就业硬实力。
回不去的学校、推迟的面试、缩减的工作机会,或许这是最难熬和具有挑战的一年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,对2020届毕业生来说,逃避无济于事,迎难而上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。
(周南、张静均为化名)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举报/反馈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经本站整理和编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交流和学习之目的,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,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。管理员邮箱:y569#qq.com(#转@)
推荐文章
- 2021,清北毕业生都去哪了?上海吸引力正在反超广东,七成清华学子进入体制内
- 补贴来啦!本科600元/月,在高新区符合这些条件就可申请→
- 上海的落户政策真的有放宽吗?你是否涉及里面的某些要求呢
- 天津大专落户难不难?
- 非全日制大专可以升本吗?
- 上海初中学历怎么考大专
- 考上了研究生院,本科学校直接把户口迁到研究生院,研究生入学时户口迁移证到期,该怎么办?
- 大专学历如何考研?想提升学历?
- 上海大专积分入户计算
- 毕业生就业工作须知
- 上海积分落户政策,教育背景最低标准竟要求大专!
-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学籍管理规定
热门文章
- 重磅!深信院今年或放开户口限制,非深户也可报!需要多少分?
- 深圳:8项住房公积金业务可跨省办理
- 来了就是深圳人,今天开始城中村农民房可以落户啦
- 2021版深圳市技能人才引进紧缺职业目录(征求意见稿)
- 2019留学生怎么入户深圳?看这里
- 11月考过软考中级的有福了,很大概率能走核准入户深圳末班车
- 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会受疫情影响吗?
- 入深户最大的门槛?不是学历也不是职称!而是它
- 最新深圳落户政策解读:没有学历、积分、社保,你还能怎样入深户
- 在深“宝妈”求“深户”的一路艰辛
- 叮咚快评|落户3年方能购房,深圳升级楼市调控释放什么信号?
- 社保断缴影响这么多?
最新文档
- 上海市成人高考大专考什么科目?
- 上海插班生政策适用上海专科大学吗?
- 上海专科院校名单排名,上海专科学校排名2022年排行榜
- 全日制大专毕业,有没有必要继续选择非全日制本科?
- 上海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如何
- 五年大专学校有哪些专业(新品2022已更新)
- 上海下放户籍审批是怎么回事 毕业生上海落户流程
- 【就业创业补贴类政策】2022年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
- 上海自考环境设计本科专业
- 专科怎样参加研究生考试
- 专科生在上海找工作就那么难吗?
- 第一学历专科,还值得去末流985读博吗,天坑化工专业?